IC厌氧罐
一、IC厌氧罐---介绍
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物,把它转化为沼气。
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二、IC厌氧罐---优点
IC 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的多级内循环反应器,是*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与**代厌氧器相比、它具有占地面积少、容积负荷量高,布水均匀,抗冲击能力 强、性能更稳定、操作更简单的多种优势。例如,当COD为10000-15000mg/l时的高浓度**废水,*二代USCB反应器一般容积负荷为 5-8kgCODm3.d, *三代IC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可达到10-18kgCODm3.d, 与*二代厌氧罐相比、IC具有以下优点:
具有很高的容器负荷率;
占地面积小、节省基地投资;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出水稳定性好;
工作原理:
IC 反应器构造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4-8,反应器的高度达到20m左右。整个反应器由**厌氧反应室和*二厌氧反应室叠加而成。每个厌氧反应 室的**部各设一个气、固、液三相分离器。**级三相分离器主要分离沼气和水,*二级三相分离器主要分离污泥和水,进水和回流污泥在**厌氧反应室进行混 合。**反应室有很大的去除**能力,进入*二厌氧反应室的废水可继续进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剩余**物,提高出水水质。
应用特点:
◇较高COD负荷(8-15 kg CODcr/m3/d)
◇结构紧凑,节省占地面积 ◇借沼气内能提升实现内循环,不必外加动力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具有缓冲pH的能力
◇出水稳定性好
◇高可靠性
◇基建投资低
IC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IC 处理技术从问世以来已成功应用于土豆加工、菊苣加工、啤酒、柠檬酸和造纸等废水处理中。1985年荷兰**应用IC反应器处理土豆加工废水,容积负荷(以 COD计)高达35~50kg/(m3·d),停留时间4~6 h[9];而处理同类废水的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仅有10~15 kg/(m3·d),停留时间长达十几到几十个小时[3]。
在啤酒废水处理工艺中,IC技术应用得较多,目前我国已有3家啤酒厂引进了此工艺。从运行结果看,IC工艺容积负荷(以COD计)可达15~30 kg/(m3·d),停留时间2~4.2 h,COD去除率ηCOD>75%[9];而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仅有4~7 kg/(m3·d),停留时间近10 h[3]。
对于处理高浓度和高盐度的**废水,IC反应器也有成功的经验。位于荷兰Roosendaal的一家菊苣加工厂的废水,COD约 7900mg/L,SO42-为250mg/L,Cl-为4200mg/L。采用22m高、1100m3容积的IC反应器,容积负荷(以COD计)达31 kg/(m3·d),ηCOD>80%,平均停留时间仅6.1 h[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