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
一、小型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优势
净化槽是适用的各类小型分散污水处理系统,具备诸多优势:
(1)、设备小型化,日处理能力1-10吨,满足单户或者少量的分散污水处理;
(2)、实现污水处理模式创新,*大量土建工程,即污水处理工程的设备化;
(3)、设备一体化,*其他预处理设备,不受地形、管网条件限制;
(4)、流程自动控制,*人员值守,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5)、净化槽体积小,运输方便工期短,,从设备安装到使用只需1个月左右;
二、小型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的选型
通常人工湿地生态按水流方式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是指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上,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该方式是污水水流经由湿地表面流经植物,并从地表出流,水位较浅,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植物根系的拦截、吸收、吸附及分解作用以净化水体,整个系统虽然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但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处理效率低。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是指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下,从湿地一端进入,沿水平方向在基质及根系间隙缓慢流动并由湿地另一端流出。此方式是通过在填料床上方栽种根系发达的湿生型植物,污水以水平潜流方式经格栅池、预处理后进入湿地床,在基质、植物及表层土的共同作用下,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率(特别是对COD、BOD的去除效果),处理效率较高。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是污水垂直通过池体中基质层的人工湿地,较终出水经由底部的集水管收集而排出。该系统能产生较好的硝化作用,但对处理污水中物的能力不足,同时存在着系统控制相对复杂等问题。
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湿地床体的主要元素,基质不仅能够通过过滤和吸附作用直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还能为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必须的介质,促进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基质材料间的孔隙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氧量,避免植物在水环境中烂根,间接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砾石、沸石、火山岩等多种物质均被用作湿地填料来强化湿地的除污效果。
为了在改善水质上取得较好效果,考虑到材质来源和尽量不引入新的消耗,根据Ⅰ、Ⅱ、Ⅲ三段不同的湿地处理系统,Ⅰ和Ⅱ湿地系统将采用覆土土壤层、砾石层等基质层,其粒径大、水力条件好、吸附能力较强的特点,可增大系统的抗负荷能力,同时增大填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率;Ⅲ湿地系统从上至下分别选用了泥土、改性蛭石、火山岩填充材料,选用的粒径范围在8~16mm之间,并分别按厚度为0.3m、0.3m、0.4m平整分布,材质的粒径小,减慢水流速度,提高出水水质效果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