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污水处理系统
一、泡菜污水处理系统---介绍
采用“平流式溶气气浮机”、 “PAM/PAC絮凝沉淀剂”、“水解酸化+厌氧+接触氧化法”、“斜板沉淀”、 “石英砂活性炭过滤法”、“MBR膜生物处理”、“二氧化氯消毒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经调节池调节后依次排入平流式溶气气浮机,计量投入PAM/PAC絮凝沉淀剂,固液分离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经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再经斜板沉淀后,通过自吸装置,进行石英砂过滤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MBR池过滤,后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法进行消毒处理后达标排放。
二、泡菜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的性能
(1)进水点的数量
进水点的数量会影响脱氮率的高低,随着进水点数量的增加脱氮率而不断提高,但提高的幅度逐渐变缓,在实际工程中一般进水点设置4个就足够,没有必要设置太多的进水点,设置太多的进水点可能会导致各区产生返混现象。
(2)进水流量的分配
进水流量的分配受制于碳氮比,对于碳源充足的进水,进水的流量将逐级降低,后一个分区的流量低;而进水碳源缺乏的进水,则进水的流量将逐级提高,后一个分区的流量达到大。实际上,对于碳源较低的进水,多点进水工艺的脱氮效果与A/O工艺的相差无几。
(3)缺氧、好氧的池容
缺氧、好氧的容积会直接影响多点进水工艺的表现。一个理想想的结果是每个分区的缺氧段都实现了充分的反硝化,好氧段都实现了充分的硝化。但事实并非如此,缺氧、好氧的容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进水水质特征、出水水质标准是主要的因素。对于老的污水处理厂改造为多点进水工艺,一般各个分区中的缺氧、好氧的容积是相同的,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非对称的缺氧、好氧容积,各个分区的缺氧、好氧容积并不完全相同,这样的优化设置会使总的容积尽可能小,节约建设成本。多点进水工艺在美国的应用实践过程中,一般缺氧区的容积占总容积的33~50%左右。
(4)污泥回流
在多点进水工艺中,污泥回流对工艺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不考虑污泥的沉降特性,通过增加或减少回流比会对TN的去除产生一定的影响。Daigger等的研究指出,对多点进水的污泥回流比等参数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使得多点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平均MLSS较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增加35~70%。
(5)出水水质
多点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脱氮效果优于A/O工艺,在进水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多点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脱氮率一般可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