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高盐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一、高盐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工艺介绍
该工艺采用以生化处理为核心的处理工艺,设计为调节池+气浮机+PAC/PAM加药+A/O+MBR膜+石英砂活性炭过滤+二氧化氯消毒工艺。该工艺成熟可靠,运行操作简单,投资和维护费用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格栅能有效地分离固体物质,有效地降低水中悬浮物(SS)、化学耗氧量(COD),减轻后续工序的处理负荷。同时也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进行固液分离和回收有用物质。
污水汇集进入格栅渠,利用格栅渠中的格栅拦截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然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采取预曝气)经均化水质后由泵提升进入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在厌氧菌的分解作用下大幅降低污水中的BOD5,自流进入A段水解酸化池,污水在其内进行水解酸化,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分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A段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O段接触氧化池,由于污水经过前面的水解酸化,此时污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利用大量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物。同时,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其内进行硝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氮(NH3-N)转化为亚盐(NO2-)和盐(NO3-),出水进行过滤后消毒达标排放。

二、高盐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处理过程
生活污水由污水管网收集,经格栅进入调节池,格栅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调节池中污水由提升泵提升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集缺氧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沉淀池、杀菌消毒为一体的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流程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构筑物组成会有所不同,这里只讲述典型工艺流程)
(1)格栅处理 本工艺设置粗、细格栅各一道,以去除污水中的软性纤维物及大颗粒杂质,以防堵塞水泵、阀门、管道,确保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调节池进口设置1台固定格栅,格栅间隙为5mm,主要拦截大颗粒固体物及塑料袋之类物,防止进入调节池,以减轻物负荷和防止堵塞污水泵,其固定格栅机架材质为SS304不锈钢。粗细格栅采用手动式,人工除渣,一般一星期一次。污水经粗、细格栅处理后接入调节池。
(2)调节池 经格栅后污水进入调节曝气池,由于时间不同,各时水量、水质不均匀,为后续设备的连续运行,因此设计一综合调节池来贮存污水和均匀水质。本调节池由于容量大,污水在内流速缓慢,原悬浮在水中的微细颗粒容易沉淀在池底,使调节池於塞,污泥发酵,散发臭气,影响周围环境,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池中设置予曝气措施,主要起到时以下主要功能:A、避免污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对废水充氧,防止H2S等有毒气体的产生和积累。调节池设立紧急外排口一处,污水提升泵2台(一用一备,自动切换),污水泵液位控制器2套,检修爬梯等基本配套设施。调节池的污水泵将污水提升入污水生化处理系统,该系统有缺氧(厌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池等组成。
(3)缺氧池(厌氧池) 该池主要目的有二个: A、进水循环回流泥水混合进行缺氧脱氮反应。污水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氮分解为氮,同时采用碳源为电子供体,使亚氮、氮转化为氮气,并利用部分物和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B、将污水中悬浮颗粒杂质分解为溶解性质,将大分子物分解为小分子物,本工艺中水解池采用先进的升流式上向流、底部有层较厚的污泥床区,污水从水解池底部进入,通过底部污泥床时,其中的微生物将大量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及物迅速截留并吸附,这是一个物理过程的快速反应,一般只须几秒钟到几十秒钟即可完成。截留下来的物质吸附在水解污泥的表面,慢慢地被分解代谢,其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要远远长于污水水力停留时间,因此厌氧池具有强的物去除能力。 为了增强厌氧池的作用,在水解池内装设了立体弹性式填料,填料上有丰富的水解细菌,其具有硬性、软性、半软性的优点。该填料与硬性蜂窝填料相比,孔径可变性大,不堵塞;与软性填料相比,材质寿命长,不粘连结团;与半软填料相比,比表面积大、挂膜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