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淀粉厂污水处理设备
一、淀粉污水处理滤法
目前滤技术是回收蛋白质常用的方法。滤法是依靠半透膜选择透过性,以压力或浓度为驱动力,截留污水中蛋白质。膜分离技术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而且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功能,以及高效、节能、环保和分子级过滤等特征。常用滤膜有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聚酰胺膜等。采用此法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污水,既属处理效果好的纯物理过程,不引入化学试剂,**次污染,又属环保性水处理方法。高效节能的滤法,在回收过程中保持常温又不添加剂,了回收蛋白质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处理工艺流程
淀粉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淀粉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植物蛋白没有被利用,而是随着生产废水排出。在淀粉废水处理过程中,如果植物蛋白能同时回收,废水能循环利用,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絮凝处理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多糖、糖蛋白和菌体形成絮凝沉淀来净化废水。与其他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具有良好的絮凝沉降性能,安全无毒,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的共生和协同作用比单一菌株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
由于生产原料和沉淀时间等因素的不同,每批淀粉废水具有不同的COD。这种高浓度酸性废水的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絮凝处理的,不受季节温度的影响。将酿酒酵母和胶质芽孢杆菌直接与淀粉废水膨胀培养,制备复合微生物絮凝菌液,絮凝甘薯淀粉废水,在少量氯化钙的辅助下,絮凝率达到百分之97由复合菌液絮凝的废水的流出物具有约8.0的pH值和95 li的COD去除率。该废水可用于淀粉生产、水产养殖和农田灌溉。复合菌液絮凝处理得到的沉淀物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干燥后可制成饲料。在絮凝过程中,影响絮凝率的主要因素是絮凝菌的添加量和pH值。当加入的絮凝菌液的絮凝率为2.50时,絮凝率不会随着絮凝菌液的增加而增加。当絮凝菌液的添加量为10时,絮凝率低于2.5;然而,絮凝菌液的添加量为2.5,凝结速度相似。考虑到絮凝淀粉废水的成本,絮凝菌液的添加量为2.5。当溶液的pH值为9.5时,在适当的氯化钙的帮助下,醉絮凝率可以达到百分之97.酿酒酵母和胶质芽孢杆菌不仅能在甘薯淀粉废水中生长繁殖,还能与废水中的其他微生物一起絮凝废水。当絮凝菌液加入废水中时,沉淀物会慢慢沉淀。当添加10钙时,沉淀量增加,沉淀速度加快,表明氯化钙有助于絮凝。当溶液的pH值调节为碱性时,生成的沉淀絮凝物大而牢固,沉降速度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