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渣脱水设备
一、介绍
薯类(主要是马铃薯和地瓜)为原料的淀粉生产,其废水的水质特征为:
(1)输送和洗净废水。通常含有泥土、马铃薯碎皮及由原料溶出的物,这种废水悬浮物含量高,但COD和BOD值都不高;
(2)生产废水即分离废水。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质,如糖、蛋白质、树脂等,同时也含有少量的微细纤维和淀粉,COD和BOD值都很高,且水量大。因此,本工段废水是马铃薯原料淀粉厂污染废水的主要来源;
(3)生产设备洗刷废水;
(4)淀粉渣贮槽废水。淀粉生产过程中,作为副产品产生大量的渣滓,长期积存在贮槽内,会含有一定量的废水,这种废水虽然不产生怪味,但发酵其酸度很高。
二、工艺流程
淀粉不溶于冷水,可直接通过物理沉淀使废水中悬浮物沉淀下来,一般使用沉淀池或沉淀塘。淀粉废水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类及悬浮物,属高分散系的亲水胶体,这种胶体一般比较稳定,当池中产生厌氧反应时,生成的酸使废水pH值下降,处于胶体状态的蛋白质,将形成絮凝体而沉淀,能够提髙分离效果。直接采用自然沉淀,处理时间长,BOD5的去除率低,如果加入剂,采用化学混凝法,破坏胶体的稳定作用,使分散状态的物脱稳、凝聚,形成聚集状态的粗颗粒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混凝沉淀法比物理沉淀法去除效果好,处理时间短。通过混凝可以除去分子量较大的物,而分子量较小的物可通过活性炭吸附法除去。淀粉生产废水属于髙浓度废水,不含有毒物,可生化性好,因此,国内外常用的淀粉废水处理方法是生化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生物法、生物膜法、生物稳定塘等。由于淀粉废水物含量高,采用好氧生物法处理能耗大,处理费用高,而厌氧生物法*供氧,处理费用低,应用广泛。包含活性污泥法、厌氧生物法、生物膜法等几类方法,由于淀粉污水中物含量高,使用厌氧生物法*供氧,处理成本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厌氧生物法是指在将淀粉废水中的各种复杂物分解为甲烷和化碳等物质的过程。这几类方法基本有一个特征,即利用微生物进行处理,属于较为理想的方法。但这类方法操作难度较大,对工艺以及设备要求较高,运营难度大等。因此仅适用于大型淀粉加工厂,且具备相应条件的淀粉污水处理现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