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一、物理处理技术
水产养殖水污染的物理处理技术是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和少量油的处理方法。同时,它可以科学地调节水体的水质和水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被农民广泛使用。在集约化养殖中,主要涉及的是清理未食用的诱饵,因此重力分离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
重力分离法分为漂浮法和沉降法。利用水体中漂浮物与废水的密度差,借助重力原理,收集污水中的沉积物和漂浮物,从而实现了繁殖水体的净化。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浮选设备和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增稠池,油脂捕集器,气浮池等。
考虑到集约化养殖的水质和水量变化很大,应考虑设置调节池。调节箱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水质和水量以及污水的预处理。此外,当水质中的PH值发生很大变化时,它可以平衡水质。该效果有效地提高了繁殖设施中微生物的存活率。环境为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工艺流程方法
预处理工序中,淀粉生产废水应通过格栅、沉淀、气浮等工艺去除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应在沉淀池前设置消泡设施;薯类淀粉废水中的原料输送清晰废水应通过沉沙等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沙粒后进入调节池。
厌氧生物处理可选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GSB)、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等工艺;废水在进入厌氧反应器前应先进行PH调节和温度调节;淀粉糖及变性淀粉生产废水需投加营养盐调节碳氮比后在进行厌氧生物反应。
好氧生物处理可选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缺氧-好氧(A/O)+二沉池、氧化沟+二沉池等工艺。
深度处理可选用混凝沉淀、砂滤、膜生物反应器(MBR)等工艺;根据用水需求可通过纳滤、反渗透处理后回用。根据回用目的的不同,回用时可选择滤、滤+反渗透(RO)、滤+RO+混合离子交换床等工艺。其中,可采用MBR代替好氧生物处理(脱氮除磷)+深度处理,也可将MBR作为深度处理工艺。

三、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作为一种好氧生物膜工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部分微生物会以生长于填料表层,形成生物膜,此外也有一部分生长于水中,呈现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这项工艺同时包含了生物滤池与活性污泥两种工艺的特点。在*在针对西部农村地区污水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开发出了适用于单户使用的小型一体化处理装置。这类处理装置的处理量小,主要使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借助试验研究,可以发现在厌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达到六天,生态滤池生态滤池水力负荷达到每日35厘米时,处理的效果为理想。
在生物接触氧化槽内起主要作用的是填料,填料的好坏决定微生物能否被附着上以及是否能生长繁殖好,这对污水中的CODcr、BOD5 等去除率影响很大。在接触氧化槽内设置进新颖的轻质、高强、空隙率大、易成膜的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使存留足够的进行生化过程的微生物量。其不仅比表面积大,且水流特性十分优越,安装维护方便。供氧采用风机和微孔曝气器进行充氧,微孔曝气器主要起充氧作用,效果是一般曝气装置的2-3倍,其溶解气的转移率比其它曝器高,同时具有不易堵塞,重量轻、**化,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微孔曝气器主要由支撑体、气阀、圆盘扩散器、橡胶、平板型橡胶膜片、压盖、底盘卡板组成,在充氧曝气时,压缩空气通过气阀到圆盘扩散器,橡胶膜片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下,撑开微孔达到曝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