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公厕污水处理装置
一、景区公厕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过程
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的组成之一是格栅井。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的组成之二是调节池。生活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且对污水中可回收物起到一些的降解作用,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微动力污水处理设计的特点是调节池提升水泵;调节池内设置潜水排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潜污泵应设置二台,一备一用,采用液位控制系统,水泵采用无堵塞撕裂杂物泵;生物处理池即缺氧池;将污水进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内生物弹性填料作为菌类载体,靠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可回收物转化为可溶解性可回收物,将大分子物水解成小分子物,以利于后道生物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同时通过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进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生物处理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是污水处理的部分,分二段,**段在较高的负荷下,通过附着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参与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多种可回收物质,使污水中的可回收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可回收负荷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时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净化。
二、景区公厕污水处理装置---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在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化学法有离子交换、膜分离和电吸附等。
离子交换: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
膜分离:采用特别的半透膜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推动力下进行过滤,由于滤膜孔隙较小且选择性,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物质和溶解性溶质。其主要设备有反渗透、超滤和电渗析等。
电吸附: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及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水中溶解盐类及其他带电物质在电极表面富集浓缩而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